案例中心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生態補償咨詢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生態補償咨詢

保亭境內大小河流密布,縱橫交錯,分布于全縣各地。各河流都具有河道彎曲,比降大(最大是響水河0.0455),流水急,洪水漲率大,洪枯水流量懸殊大的特點。雖然流程較短,但河床較大,流域面積達1262.41km2,其中流域面積大于100km2的干支流主要有響水河、藤橋西河、藤橋東河、陵水河的支流保亭河與什玲河、寧遠河。

《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是為進一步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由國務院辦公廳提出的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目標任務是:到2020年,實現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點領域和禁止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區域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補償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跨地區、跨流域補償試點示范取得明顯進展,多元化補償機制初步建立,基本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期,發改委也起草了《生態補償條例》,進一步明確了七大重點領域開展的生態補償。本次研究針對寧遠河和藤橋河兩條跨行政區域的河流的輸水量進行模擬分析,為上下游生態補償提供參考依據。

由于本次重點關注的是寧遠河和藤橋河從上游行政區輸送到下游行政區的水量,因此是一個水文模型。采用SWAT水文模型進行建模分析。

以寧遠河為例,首先基于DEM數據,對整個研究區域中寧遠河部分進行水系提取,最終提取的寧遠流域橫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亞市和樂東黎族自治縣。在提取水系的基礎上進行子流域劃分、氣象數據準備、模型參數的配置,包括土地利用類型閾值、土壤類型閾值、坡度分析、點源配置、水質配置、水庫配置、HRU配置等。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生態補償咨詢

寧遠河流域分布式模擬計算子流域分布圖

完成模型基本配置后,利用寧遠河水文站實際監測數據對模型進行率定驗證,最后確定寧遠河上游行政區向下游行政區的輸水量,為生態補償方案提供參考依據。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生態補償咨詢

2010-2016年三條河流年平均流量

相關推薦

風險源評估
污染防治-減排
污染防治-引水調度
預報預警模型